项目负责人:付春香(bt365官网亚洲版)
成员:杨永杰、谢致远、张乐、秦润基
2012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教育部从 2003 年就明确要求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新一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甘肃高校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就业评估和教学评估力度等,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近些年来,随着大学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同时受一些来自于体制、社会和学校等方面的影响,甘肃省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越发突出。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既是大学生个体实现社会价值、追求最大化收入的理性预期,也是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关键性指标。解决大学生的充分就业问题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高校和谐、个人幸福的根本保障,它与社会、高校、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从当前来看,甘肃省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在于个人在就业上的心理需要及就业能力与社会职位的实际需要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 改变这一状况的有效途径必然要求大学生要有科学而现实的就业目标,并通过就业能力的形成来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形成的基本途径,大学生就业难也给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因此,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大学生就业力提升为首要目标,加快甘肃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深层次上解决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是关乎甘肃省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本课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力现状、问题成因进行描述和研究和客观评价,探究影响甘肃省就业力的特殊因素,突出法商结合,尝试创新适合甘肃特色的以就业力提升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机制、路径和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本研究的成果能为甘肃省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参考,为培养法商结合人才提供经验借鉴,提高甘肃高校服务社会和服务于学生的能力。